文/本报记者 谭欣妮
图/湖里法院 提供
在湖里区人民法院,民一庭、民二庭、禾山法庭、殿前法庭、自贸区法庭这五个民商事审判部门,8个办案团队,21名员额法官,今年1月-11月,已办结各类民商事5746件,占全院同期审结民商事案件总数的56.87%。在立案庭通过“分调裁”机制分流掉大量简易案件后,留给这五个民商事审判部门的,大多都是“难啃的骨头”。如何让纠纷双方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湖里法院民商事审判团队的法官们各有一套好身手。
自贸区法庭
用司法智慧促创新发展
案例
“光头强”被侵权
食杂店要赔钱
近日,华强方特(深圳)动漫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特公司)将湖里区一食杂店诉至法院,因其店内贩卖的玩具使用了“光头强”的人物形象,面部特征、表情、人物形态、造型、装饰等方面均与原版形象基本一致。方特公司主张食杂店侵犯其著作财产权,并要求停止侵害、赔偿损失。
经审理,湖里法院认定食杂店侵犯方特公司著作权,判决食杂店赔偿方特公司经济损失6000元,并从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销售并销毁侵权产品。
本案主审法官告诉记者,在此类侵犯卡通形象著作权、商标权的案件中,经常出现外地大型企业批量起诉本地小食杂店、便利店侵权的情形。如何在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利益和把握前述行为人侵权事实和主观恶意间做出平衡,是此类案件自由裁量权行使的关键。
亮点
积极回应司法需求
服务自贸区改革创新
12日上午,湖里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为自贸区知识产权法庭“庆生”——这个于去年11月正式挂牌成立的法庭已经受理了246件知识产权案件,涉案标的达1744万元。一年来,一批社会关注度高的知名企业和品牌著作权侵权纠纷在自贸区知识产权法庭审结,其中包括贵州茅台、苏泊尔supor、阿迪达斯adidas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
今年1月—11月,自贸区法庭共审结包括融资租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纠纷在内的涉自贸区案件578件,标的总额3.56亿元;审结涉外、涉港澳案件51件,助推开放型经济发展;同时,建立专家陪审员名单库,聘请专家顾问,提升审判专业化水平,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
民事审判团队
用司法温情暖化民心
案例
意外伤残全家陷入困顿
快审快结先予执行
去年11月14日,王某某在从事铁皮房升高作业时受高压电击致使双手残疾,今年3月,王某某将雇主、铁皮房业主及国网电力厦门公司诉至湖里法院。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承办法官了解到王某某家中有八个未成年的女儿需要抚养,其中最大的12岁,最小的不足两岁,家庭生活极其困难。在快速进行相应审理程序的同时,承办法官积极做被告方的思想工作,让其先予垫付王某某生活费用。一审判决后,因被告方提出上诉,王某某无法及时拿到赔偿款,承办法官告知其可通过先予执行的方式解决其生活困难,根据受害人王某某的先予执行申请,湖里法院做出先予执行裁定,在承办法官的积极协助下,王某某拿到了5万元先予执行款。今年11月,二审判决生效2个月后,王某某拿到了140余万元的全部赔偿款。该案的执结也得到了湖里区委政法委的肯定。
亮点
团队高效专业
司法审判保障民生
湖里法院民事审判庭设有三个专业审判团队,主要审理物权纠纷、劳动争议和劳务合同纠纷、涉及不动产的案件和侵权责任纠纷案件,均与民生息息相关。
专业化审判团队不仅能够更为高效专业地办结案件,更从审结的大量同类型案件出发,归纳整理出了该类型案件存在的特点、难点,并就此与有关部门及时沟通,以便更好地协调化解,甚至预防同类案件的发生。此外,在劳动争议案件中积极推行审裁方式改革,探索采用要素式审理方式提高审判效率,不断完善劳动争议调裁审一体化机制,今年1月-11月共审结劳动案件466件。
商事审判团队
用司法审判规制经济运行
案例
股东未及时清算
连带承担公司债务
厦门某工贸公司拖欠货商26万余元货款长达10年,公司因经营不善早已成了空壳,甚至于2012年被吊销营业执照,两名股东却怠于履行法定义务,迟迟没有依法对公司进行清算,导致货商始终拿不回货款。
湖里法院认定两名股东违反法定清算义务,据此判决二人连带向货商支付公司所拖欠的26万元货款及相应利息,不仅维护了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更形成良好导向,指引符合清算条件公司的股东及时对公司债权债务进行清算,维护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亮点
关注社会最新动态
保障经济健康发展
湖里法院商事审判团队主要负责审理本辖区内一审的合同、公司、证券、保险、票据等商事纠纷案件以及企业破产案件。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项目建设等。秉持谦抑、审慎、善意的理念,今年1月—11月,共审结各类案件1345件,其中有关银行案件228件,融资租赁纠纷案件60件,有关保险案件41件,有关建设工程案件39件,股权转让纠纷案件21件,依法保护诚信交易和经营,着力维护金融安全,为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派出法庭
用司法服务延伸审判职能
做法
为受伤的花朵
撑起法律保护伞
在湖里法院禾山法庭,涉及青少年权益较多的人身权、财产权、抚养权、继承权及其他民事侵权案件可以享受“四优先”,即优先受案、优先排期、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对原告为未成年人,案情较简单的民事案件,实行快速审理,快速结案。对涉及离婚后抚养权归属的,遵循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则,充分征求未成年人本人的意见,必要时邀请心理咨询师等介入,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减少家庭变故给其造成的心理创伤。
亮点
做好百姓身边的法治守护者
湖里法院有禾山、殿前两个派出法庭,主要审理辖区内除劳动争议、物业纠纷、交通事故纠纷以外的民商事案件和湖里法院管辖的家事纠纷案件,今年1月-11月,共审结婚姻家庭、抚养继承案件404件,开出首张离婚证明,发出5份人身安全保护令,保护妇女、儿童、老年人合法权益。
派出法庭还充分发挥深入居民社区的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司法延伸服务,指派党员干警定期深入社区开展法律咨询,调解矛盾纠纷,为基层人民调解员举办调解讲座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全市首次以人大代表命名的调解工作室——叶福伟、钟庆达调解工作室在禾山法庭和殿前法庭设立。除在两个法庭设立调解工作室外,湖里法院在两位代表所在的后坑、钟宅两个社区也设立了调解工作室,便利社区居民就近调解,延伸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的“最后一公里”。成立第三天,钟庆达调解工作室就促成了一起长达近两年的商事矛盾纠纷得以和平化解。今年以来,两个工作室共调结案件61件。